眼下,在各地如火如荼的建设工地上,一场安全监管变革正在悄然发生。依托住建部门推广的“一带一帽”智慧监管模块,苏州已成功将先进智能装备与创新治理机制深度融合,为传统工程安全监管注入强大动能。
昨天(8月27日)一早,走进位于相城区阳澄湖镇的这处工地,头戴智能安全帽的工作人员正在对消防等设施进行例行检查。与人工巡检不同,借助安全帽上的摄像头,后台工作人员通过手机APP、大屏实时查看进度,并用系统内置呼叫功能对话,让监管直达一线。
项目现场负责人梁永华表示,能点对点反映隐患位置,有效地去及时落实整改,提高了整改效率。
这样的便利正来自于“一带一帽”智慧监管模块的应用。在苏州市智能建造产业基地建设现场,进入工地的安全员佩戴的这款智能安全帽,如同移动的“哨兵”和“眼睛”,除了隐患排查,依托海量数据,还能对高空作业等特定工种出现的违规操作进行预警提醒。
苏州市智能建造产业基地项目经理龚露露介绍,传统的管理是人盯人,现在可以通过智能安全帽、智能安全带,跟平台进行联动,在平台看到安全员实际履职情况,提升项目整体安全方面的智能化管理水平。
目前,“一带一帽”智慧监管模块已将各类信息汇集于一个平台,构建了“项目+企业+政府”的三级协同治理生态。该系统自今年7月1日上线以来,已覆盖全市一半以上在建工程项目,日均处理预警信息数千条。
苏州市住建局质安处工作人员马俊杰表示,接下来会把“一带一帽”大模型建设纳入到接下来的工作日程当中去,把一些智能AI系统技术融入到当中,更好地让安全帽可以自动识别现场问题隐患,有效地构筑起一个“看得见 管得住 防得牢”的立体式安全防护网。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页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