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8月28日),人大附中苏州学校校区启用仪式在园区举行。此次人大附中苏州学校启用,标志着苏州引入国内顶尖基础教育品牌,深化校地教育合作迈出了关键一步。
学校教学楼与内庭院沿用原星华学校设施,建筑以红色为主色调,通过连廊相连,行走其间,宽敞明亮。再过两天,新生就将入学报到,大门口的欢迎装置现已就位,教室里也摆上了崭新课本。
“当前重点打造特色实验室集群,包括人工智能实验室、生物高端实验室、物理实验室等,均配备了专业设备,为科技英才培养提供坚实支撑。另外,学校报告厅有800个座位;操场是真草草坪,配备了专业跑道;学校食堂已启用两层就餐区域,一层是1200个座位,二层有300个,满足了全体师生的用餐需求。”人大附中苏州学校党委书记宓奇表示。
学校整体布局兼顾教学、实践与生活,营造出兼具人文底蕴与科创氛围的学习环境。在培养模式上,未来学校将依托人大附中优质教育资源与创新育人经验,提升苏州基础教育整体品质。
“在借鉴人大附中拨尖创新人才培养和北京市‘1+3’培养经验的基础上,开设‘未来科技英才战略实验班’,通过实施‘高尚品德+创新精神+全面发展+突出特长’的路径,致力于培养面向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国际视野和报国情怀的拔尖创新英才。”人大附中苏州学校校长黄群飞表示。
作为学校的落户地,苏州工业园区经济强劲、高新产业与高端人才集聚,还有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加持,可进一步深化课程、师资等深度合作。秉持着“尊重个性,挖掘潜力”的办学理念,人大附中苏州学校的启用,也将助力提升工业园区基础教育的整体水平与竞争力。
黄群飞还表示,下一步,学校将推进高中部新建工程,完善办学布局,同时积极探索拔尖人才早期培养路径,深化与国内头部高校的协同合作,进一步优化育人体系,助力苏州教育强市建设。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页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