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城苏州 苏州 专题 评论 视频 学习 文旅 城事
59年前上海大学生的“特种兵旅行”: 骑行8小时,夜宿浴室花5毛钱
时间:2025-10-18 20:33:55 来源:名城苏州网

  近日,网友“潮汐拾贝”在小红书晒出一组他于1966年骑行苏州太湖东山并用AI修复的老照片,引发网友关注。从明清建筑“明瓦(蠡壳窗)”的历史探讨,到对近六十年前骑行经历的好奇,再到对苏州文旅的共鸣,一场跨代际的历史人文对话在社交平台展开。

  微信图片_2025-10-17_142327_672.png

  六十年前的青春冒险:一辆单车,说走就走

  网友“潮汐拾贝”叫王纪明,来自上海,今年已经83岁。他告诉记者,1966年,他刚刚从上海第二医学院毕业。因为在《旅行家》杂志看到过东山紫金庵的介绍,对苏州充满好奇。当年11月,他和两个同学商量骑自行车去东山。

  六十年前骑行旅游太湖东山1966.11_3_潮汐拾贝_来自小红书网页版.jpg

  (王纪明东山公路上留影,照片后经AI上色处理)

  就这样,三个同学,骑着两辆永久牌自行车、一辆三枪牌自行车,带着一个上海牌58-2型135相机,开始了他们的“特种兵骑行”。

  怎么导航?食宿怎么解决?小红书的年轻网友对这段经历充满好奇。

  光影魔术手拼图.jpg

(王纪明与同学在木渎灵岩山、天平山等地的留影,照片后经AI上色处理)

  王纪明说,骑行很简单,连水壶点心也没带。当年公路交通简单,他与同学按分省地图导航:上海郊区易迷路,近苏州时望北寺塔辨别方向,到了市区往木渎、东山,有时候还会停下来问问路人,苏州市民都很热情。

  

  由于当时路况较差,王纪明还准备了很小的打气筒和补胎工具,以防万一。“当时两辆永久牌自行车、一辆三枪牌自行车,三枪牌的优势更明显。”

  由于路途遥远路况很差,刚进入昆山时,一位同学因故退出了行程,王纪明与另一位同学坚持了下来。他们骑骑停停,花了8个多小时骑到了苏州。

  老照片里的惊喜:木窗上嵌着“蚌壳”

  当晚,王纪明与同学住在市区一家浴室。“当时苏州浴室九点后可过夜,我还记得收费是五角人民币。”对59年前的这段经历,他记忆犹新。

  微信图片_2025-10-17_144115_759.png

(蠡壳窗,图片来源苏州文保所)

  次日,他们继续向东山骑行。当时正值桔子上市,王纪明沿途见挑着桔子的果农匆匆赶路,后来他们在东山一家旅店住下。“我们房间在老屋的二楼,大木床是带床顶架的,窗框是小方格,镶嵌着打磨过的蚌壳,半透光线,是还没用上玻璃窗的真正老屋。”

  微信图片_2025-10-17_141114_473.png

  在小红书评论区,网友对文中“半透明蚌壳窗”的讨论尤为热烈。有网友指出“半透明蚌壳做的叫明瓦,这个老房子应该是明清时代的建筑。”王纪明虚心回应“学到了”。他说,后来才知道这是明清江南建筑特色的蠡壳窗(又称蚌壳窗),是以海蠡壳或河蚌壳为原料,通过手工打磨成薄片后镶嵌于木制窗格而成,具有遮风挡雨、过滤紫外线的实用功能。

  六十年前骑行旅游太湖东山1966.11_2_潮汐拾贝_来自小红书网页版.jpg

  (骑行东山留影,照片后经AI上色处理)

  遗憾的是,他们因慕紫金庵名而来,因种种原因没能去成。

  微信图片_20251018080759_4_1729.jpg

(东山紫金庵,王纪明供图)

  三十年后终圆梦,再见东山已换新颜

  距离他第一次骑行东山后的30年,也就是在1996年,王纪明才有机会游览紫金庵,直言道“苏州历史文化深厚底蕴,非常喜欢紫金庵”。

  微信图片_20251016165953_83_3950.jpg

  (王纪明今年8月重游东山拍摄)

  今年8月,他又重游东山镇,住在莫厘村鹅潭头的一家民宿。现在民宿设施齐全,空调、卫生间、抽水马桶一应俱全,条件已不是当年可比!他穿行于小镇的深弄曲巷间,那些留存的门楼、院落、骑墙,仍让他依稀寻得59年前的记忆。

  时隔多年,王纪明感慨,故地重游,东山给我的感觉是环境保护很好,太湖水清岸绿,湖滩整洁绿色环绕,很适合一家人休闲旅游。

  印象尤其深刻的是,吃的东西很多,质优价廉,在东山中学对面的小面馆吃虾仁面才18元,让人回味无穷,几个主要景点都开发有序。王纪明对记者说。

  旧照串起两代人:他的记忆,成了我们的历史

  王纪明老照片背后的故事在小红书引发的共鸣,是一场跨越时代的敬意之约。年轻网友为“蠡壳窗”溯源历史,为老一辈的骑行勇气动容,更在他的叙述里读懂父辈青春的模样。

  微信图片_20251017143254_73_132.png

(苏州太湖1号公路东山段,图片来源“最太湖”)

  对王纪明来说,这段经历不仅是他珍贵的回忆,更是对太湖往昔的真实记录。同时,这也让更多年轻人感受到了太湖之滨东山的今昔对比和巨大变化。(记者 熊曙光 实习记者 丁卿翼)

责编:熊曙光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欢迎关注名城苏州官方微信:www2500szcom(微信号)

今日推荐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