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持续实施优化营商环境行动,贴心高效解决企业急难愁盼
营商服务“新生态”护航企业发展
营商环境怎么样,企业最有发言权。从2018年起,苏州每年都会发布一版全市优化营商环境政策文件。今年出台的《苏州市2025年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再次锚定企业需求,动态更新升级,推出一系列全新服务举措。
翻开今年的任务分解表,《行动方案》中涵盖了推出降成本综合“政策包”、完善企业综合服务中心等具体措施,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支持与赋能。截至10月,全市进一步凸显“1+10+N”企业综合服务中心功能,构建“纵向到底”三级企业综合服务工作网络,已设立110个企业综合服务中心、135个“融驿站”,实现市、县级市(区)、镇(街道)三级全覆盖。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助推广大企业焕发创新创业激情,持续增强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
一站式办理,构建企业综合服务新生态
今年3月,位于苏州市政务服务中心的市企业综合服务专区正式启用,为正在焦虑中的企业主陈先生送上了贴心服务。
陈先生的企业正处于初创期,他向市企业综合服务专区求助:“目前公司科研成果处于向工业量产转化的初级阶段,没有有效抵质押物,更没有融资经验和融资渠道,我一直在发愁资金的问题。”企业综合服务专区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很快与金融服务专窗一起为陈先生提供了解决方案。
金融服务专窗工作人员介绍,针对初创企业,科技指数贷、知识产权融资等信用类科技金融产品都是很不错的选择,并建议陈先生登录苏州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发布融资需求,最终一站式化解了企业“成长的烦恼”。
贴心的“店小二”服务,是用户思维的体现。作为三级企业综合服务工作网络的“领头羊”,苏州市企业综合服务专区面向全市,采取“线上智能平台+线下实体窗口”深度融合模式,整合导入多元化服务资源,“一站式”受理企业诉求。“融驿站”则是政务服务集成改革项目,通过整合政府部门、企业、社会组织等资源,在产业园区、商务楼宇等区域设立便民服务点,实现政务服务就近办理。
企业服务体系不断延伸,确保件件有回应。企业综合服务中心发挥“枢纽”作用,市级平台在政策、法律、金融等方面推出43项增值服务,已累计接入40个部门、240多个服务应用,形成“一键直达”的高效服务矩阵,构建起以资源整合为基础的全域协同、立体高效的企业综合服务新生态。
实时化跟进,及时解决企业急难愁盼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苏州对企业既做到“无事不扰、有求必应”,又保持以智能系统为支撑的动态感知,实时化跟进,及时解决企业急难愁盼,提升苏州营商环境“软实力”。
今年初,昆山龙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在上海海关报关时,由于设备涉及集成电路装备出口审查,即将错过已定货轮的时间。紧急时刻,昆山高新区管委会立即协调昆山海关介入,赶赴上海海关进行沟通协调。终于,在货轮即将离港之前,龙雨智能成功收到核准通知,这批承载着企业希望的高端设备顺利登上了货轮。
通过对产业园、商业楼宇、企业的动态感知,企业服务资源进一步“靶向”聚焦。部分板块和部门推出数字化“保姆式”服务,导入DeepSeek等大模型,对涉及企业的各类数据进行集成、分析和运用。
位于太仓市生物医药产业园内的沙溪镇企业服务中心,是太仓首个镇级企业服务中心。企业服务中心与企业零距离,有了“数据大脑”,决策者和办事员更懂企业发展。辖区内,一家企业接到了一笔大订单,是他们原先所没有的一个新品类产品,当时相应的生产许可证还没有办下来,面临大额订单流失风险。沙溪镇企业服务中心急企业所急,合力以最快时间把生产许可证给办了下来,成功保住了大订单。
综合查一次,深化执法改革减轻企业负担
相关部门在走访中发现,小微企业一开业,往往会遇到消防、安全、环保等方面的疑惑和问题,这些也成为影响企业生存发展的“绊脚石”。
陈水英在张家港做汤包起家,凭良心用料和好口味,小店逐渐扩展到3家。今年,她和丈夫又办起巧厨食品厂,专做汤包和水饺。张家港市市场监管局、生态环境局、数据局等执法部门联合上门,帮助这个新厂来了一次综合“体检”,指导陈水英如何规范经营。陈水英说:“企业刚落地,事情千头万绪,很多规定和要求都不懂,没想到政府部门主动上门服务,一次性解决了这么多问题。”
今年4月28日,苏州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涉企行政检查 深入推进“综合查一次”改革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建立健全涉企行政检查制度机制、规范优化涉企行政检查实施、着力加强涉企行政检查工作保障三个方面共16项工作举措,并逐项列明责任单位。
据悉,实施“综合查一次”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减少入企检查频次,提升执法效率、减轻企业负担。围绕做好“减法”,苏州探索出了“三跨四清单”模式。其中“四张清单”,即指事项清单、场景清单、白名单和免罚轻罚清单;“三跨”,即跨领域、跨部门、跨层级。调查结果显示,91.95%的参评企业反馈改革富有成效,进一步激发了经营主体的活力和创造力。据悉,2025年上半年,全市共开展“综合查一次”联合检查1.8万余次,检查频次压降39%。
“苏州最舒心”的营商环境,往往体现在细节优化中。苏州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企业服务需要政企关系“清”上加“亲”,接下来将围绕助企服务、惠企红利、涉企检查等各个环节,继续办好“关键小事”,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才、企业、资本扎根苏州、茁壮成长。
(记者 张帅)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页

回到
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