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掀起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热潮
实干笃行奋楫争先 在新征程上交出优异答卷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扬帆。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科学绘制了未来五年确保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决定性进展的“路线图”。壹引其纲,万目皆张。苏州迅速掀起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的热潮,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纷纷表示,要坚定不移沿着党中央指引的方向砥砺前行,锚定“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必胜信心,以实干笃行、奋楫争先的昂扬姿态,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交出更为优异的苏州答卷。
民生为本 绘就幸福底色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一头连着老百姓的饭碗,一头连着经济社会发展。“全会提出,要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为我们做好就业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苏州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志明表示,将深化构建就业友好型城市,坚持产业友好,健全重大项目带动就业评估机制,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与产业行业深度融合发展;坚持技能友好,积极构建“大培训”格局,着力破解就业结构性矛盾;坚持服务友好,数智化赋能就业服务,高效促进供需精准匹配;坚持生态友好,健全系统集成、协调联动、数字赋能、管理科学、法治保障的特色就业工作体系,凝聚合力优化综合环境,推动形成具有苏州特色的高质量充分就业新局面。
常熟市人力资源管理服务中心主任顾兵表示,将立足常熟制造业强市实际,强化就业优先政策联动,聚焦高端装备、汽车及零部件、服装纺织等主导产业用工需求,通过实训中心强化技能培训,缓解结构性矛盾;深化就业公共服务创新,做精“职通常熟”公共就业服务品牌,提供“全链条、多层次、个性化”的人力资源服务;守牢就业底线,对就业困难人员实施“一人一档”就业援助,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全会指出,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苏州工业园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顾纯青表示,将坚定不移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新建、改扩建一批教育项目,不断加大资源供给,丰富易加平台载体建设,探索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新型教与学“123456”生态链,全面实施《苏州工业园区关于高质量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实施意见》,培养造就新时代高水平园区教师队伍,深入推进全域集团化办学,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受益面,努力实现“每一个孩子在家门口上到好学校,在地段校遇见好老师”的目标愿景。
作为园区教育的标杆学校,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实验高级中学始终尊重教育规律,坚持“发现教育”,推进“教育、科技、人才”融合发展的科学高中建设。该校党委书记周晓阳表示,学校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将分层教学落实到教育实践,将竞赛集训紧密衔接日常教学,精准把握方向、因材施教,不断提升学生学习效能。学校还大力推动“星海发现式课堂”与AI技术深度融合,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普惠共享 增进百姓福祉
全会部署的一系列举措,描绘了一幅幅可感可及的幸福实景,为苏州进一步做好民生工作提供了精准指引。
全会提出,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加快建设健康中国。苏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章鸣林表示,将积极推进中央财政支持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从供给侧“体系重塑”和需求侧“精准对接”双向发力,打通“三医”协同、分级诊疗、支付改革、数据治理等深化医改“难点”,重点在体系建设和数智赋能上下功夫,以慢病、肿瘤、重特大疾病多学科会诊“新三大中心”为抓手,建设连续协同、优质高效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以健康医疗数智创新实验室为载体,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致力实现“院有善治、病有良医、患有优服”,让群众拥有更多的健康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医保是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民生保障“安全网”、经济运行“减震器”的重要作用,是保障民生、涵养民力的重要举措。苏州市医疗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施燕萍表示,将进一步健全完善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商业健康保险、慈善帮扶等相结合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落实生育支持政策,推动长期护理保险优化升级,持续实施困难群众医疗费用纾困工程,多渠道解决群众医疗后顾之忧;将以承担国家相关试点任务为契机,加快推进医保数字化智能化建设,加强“三医”数据协同,全面赋能医保管理、公共服务和产业发展,为苏州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医保力量。
全会提出,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苏州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盛乐表示,将紧紧围绕“幸福苏州365”建设目标,开展“安民助困”低收入家庭基础人居改善等项目,提升困难群众兜底保障能力;实施失能老年人家庭照护提优等行动,提升“苏式颐养”服务品质;推进精神康复驿站等建设,强化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支持;加强社会组织培育管理,助力基层治理和民生服务保障;弘扬江南地名文化,服务乡村全面振兴;发挥慈善事业在第三次分配中的作用,努力开创面向未来趋势、符合城市定位、满足群众需求、推动共同富裕的民政事业发展新格局。
今年,相城区在全市率先开展适老生活体验中心建设,全年共建成适老生活体验中心3家,完成适老化改造426户。相城区民政局副局长李惠宏表示,将聚焦普惠性养老,继续推进适老生活体验中心建设,推动适老化服务从“可体验”走向“可落地”,助力实现“享老”生活新图景;加强医养融合,深化老年康复项目,创立“公益早筛+医疗诊断+健康管理+社区康复”四位一体服务新模式,形成防、诊、治、康一体化服务链条。
安全护航 共建美好家园
“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更要锚定人民立场,让发展成果更广泛地惠及人民。
“食品药品安全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不仅关乎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保障。”聚焦全会提出的“强化食品药品安全全链条监管”重要部署要求,苏州市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顾玉琪表示,将牢牢站稳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的人民立场,深入推进食品药品安全“六化”建设,完善食品药品安全责任体系,聚焦农兽药残留、肉制品质量安全、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网络餐饮安全、集采中选产品安全、药品网络销售、医疗器械体验店等群众关心关切的问题开展专项治理,常态化排查化解风险隐患,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基础设施建设,提升食品药品安全全链条监管能力,切实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筑牢民生安全基石。
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征程上,青年是排头兵和生力军。“蓝图已经绘就,奋斗正当其时。”共青团苏州市委书记蒋妍表示,苏州共青团将自觉将青年工作置于“十五五”发展全局中去谋划和推动,以编制实施《苏州市“十五五”青年发展规划》为牵引,持续深化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优化青年成长成才环境,搭建青年创新创业、岗位建功的实践平台,更好地履行引领凝聚青年、组织动员青年、联系服务青年的职责,团结带领广大青年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
“全会系统谋划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新蓝图,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苏州城市学院党委书记周玉玲表示,将聚焦“党建引领与城市治理深度融合”这一重点方向,依托学院新成立的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和苏州国家安全教育研究院,打造“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的苏州样板。近期,学院将启动“百镇千村、街道社区大调研”专项行动,组织师生深入社区、企业、乡镇开展实践调研,围绕基层治理难点,开发特色课程与案例库,推动研究成果向治理效能转化。
张家港市托育综合中心是集普惠托育、早期发展、照护指导与人员实训于一体的公办“一站式”托育服务机构。中心副园长金莹介绍,中心践行“医育结合”理念,与张家港市妇幼保健院紧密协作,资深儿保专家团队定期入驻,开展健康评估、膳食指导与疾病预防;依托张家港市实验幼儿园的优秀师资,设计个性化早教课程,实现“医”与“育”双轨并行、专业护航,通过融保教、医育、研训于一体,切实解决港城家庭“托育难”,有力推动当地托育服务向更普惠、更专业的高质量方向发展。
(记者 宗禾)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页

回到
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