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城新闻网图片频道
(9/9)

苏城小巷古宅故事里的事[苏州]

来源:苏州姑苏发布 2021-04-13 10:02:56

自动播放:8秒 15秒 20秒 手动播放 支持 ← → 键翻页

 

位于西美巷31号的况公祠,原为五显庙,因大名鼎鼎的“况青天”况钟曾于丁忧期间在此读书会客,苏州人民为纪念他,于道光六年(1826年)改为况公祠。况钟是与包拯、海瑞齐名的清官,他的事迹还被写进了昆剧《十五贯》中,流传至今。

《十五贯》是清初戏曲作家朱㿥的传奇作品。剧本根据冯梦龙撰写的《醒世恒言》中的《十五贯戏言成巧祸》改编,写熊氏兄弟各遭冤案,双双被判死刑。苏州太守况钟受命监斩,却在监斩前夜做了一个奇怪的梦:两野人各衔一鼠,案前长跪,作哀泣状。况钟由此受到警示,行刑前,两对年轻人鸣冤,况钟发现两桩案子疑点重重,决定暂缓行刑,上奏请求复审。为此,他甘冒降级的处罚,据理力争,并以官印为质,最终查出真凶,平反了冤案。

走在西美巷,不禁浮想联翩。况钟在苏州的十多年间做的好事、善事,让苏州人一直感念了六百年,他廉洁奉公、一心为民的精神,也将永远留存在姑苏居民的心中。

这些典籍中记载的街头巷尾,都展示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让我们一起探寻历史印痕,演绎传承这些典籍里的姑苏文化。

来源:区委宣传部、沧浪街道、王莉莉

(责编:邓本奇)

转到 分享到
更多